2021-05-03 07:21:51
电弧炉炼钢通过石墨电极向电弧炼钢炉内输入电能,以电极端部和炉料之间发生的电弧为热源进行炼钢的方法。电弧炉以电能为热源,可调整炉内气氛,对熔炼含有易氧化元素较多的钢种极为有利,发明后不久,就用于冶炼合金钢。并得到较大的发展。随着电弧炉设备的改进以及冶炼技术的提高,电力工业的发展,电炉钢的成本不断降低,现在电炉不但用于生产合金钢,而且大量用来生产普通碳素钢,其产量在主要工业钢总产量中的比重,不断上升。
基本工艺
电江苏节源炉业弧炉炼钢的基本工艺包括扒渣补炉、装入金属炉料、送电、熔化、氧化、还原精炼和出钢。按照所冶炼钢种特点的不同,可有不同的操作方法,传统的工艺主要是具有熔化、氧化、还原三个期的操作,还原期采用扩散脱氧和沉淀脱氧,需造白渣或电石渣,每炉冶炼要3~4h,电耗高达600~700kWh/t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,电弧炉炼钢工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,熔化期采用辅助能源加速熔化,如喷吹油—氧、天然气—氧或煤粉—氧,每炉熔化时间缩短了15~20min,电耗可减少50~60kWh/t;氧化期采取提前脱磷、强化用氧、喷粉造泡沫渣、快速升温等措施,可使氧化脱碳量从传统工艺的0.3%降低到0.1%~0.15%,从而氧化期可缩短时间50%以上。还原期则将传统工艺中的扩散脱氧为主改为沉淀脱氧为主,扩散脱氧为辅,不仅能达到预期的精炼效果,钢质量有保障且缩短还原时间60%以上。工艺的改进在钢水质量得到**的同时,生产率亦随之提高20%左右,电耗降低10%~15%,电极消耗降低8%左右,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。
操作方法
有碱性操作法和酸性操作法之分。碱性操作法以碱性耐火材料作炉衬,冶炼过程造碱性渣,其特点是可脱除原料中的硫和磷,使成品钢中硫、磷含量达(100~10)×10-4%以下。这种操作工艺对废钢中硫、磷含量原则上无限制,但从炉子生产率及钢成本考虑,硫、磷含量应不高于0.05%;易沉于炉底的金属杂质铅、锌、锡等和不易氧化除去的镍、铜、锌等均应尽量避免。所用铁合金、造渣剂、炼钢生铁等原材料要求有效成分高且干燥。碱性操作在装料期、熔化期以后进入精炼期,精炼期又分氧化和还原两个精炼阶段,根据精炼期是分别造氧化渣和还原渣来进行氧化精炼和还原精炼,抑或只造一次渣而兼顾两种精炼需要,碱性操作又分双渣法和单渣法。
碱性操作
(1)双渣法。适用于炉料含磷高、氧化脱磷任务大的冶炼。炉料熔化后先造高碱度(CaO50%~60%,CaO/SiO2=2~4)、高氧化性(FeO15%~20%)的渣,脱磷的同时脱碳、去气并升温至还原精炼所需的温度。氧化精炼达到要求后,扒净氧化渣,再造高碱度还原渣去硫、脱氧。还原渣有两种:白渣和电石渣。前者含CaO60%、SiO215%~20%、FeO1%,呈白色,冷却后易粉化,适用于冶炼含碳0.35%以下的钢种;后者除FeO较低(0.5%)外,还含CaC22%~4%,故名电石渣,其还原性更强,适用于冶炼高碳钢件。
(2)单渣法。只造一次渣,通过对渣成分的调整来满足两种精炼的要求。此法只适用炉料含磷低,脱磷任务轻的冶炼,由于脱磷后渣中含磷低,可不换渣而直接脱碳、升温转入还原精炼。有些高合金废钢的返回冶炼,为避免合金元素氧化损失,也可不作氧化而只做还原精炼。对一些还原精炼没有高要求的普碳钢,亦可只作氧化精炼,当成分合格、升温后即可出钢,二者均属单渣法。
酸性操作法
电弧炉以酸性耐火材料为炉衬,冶炼过程造SiO2饱和的酸性渣。该渣不具有脱硫、脱磷的能力,要求废钢含硫、磷在所炼钢种规格以下。因此类废钢来源少、价格高,限制了酸性操作的发展。酸性操作特点是:炉渣导电率低、升温快、电效率高。酸性渣和炉衬中的SiO2在炼钢温度下活性高,极易被炉料中的碳、铝、钛、锆等还原。还原期主要依靠渣中SiO2还原来脱氧,称为硅还原脱氧。酸性法炼钢周期比碱性法短,多用于铸钢车间。
上一页:没有了…